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鲁迅文学院:与中国当代文学共成长(4)

来源: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019年,鲁院举办了历史上第一个由56个民族作家组成的多民族作家高研班。56个民族的优秀作家首次相聚鲁院,增进了不同民族作家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团结

  2019年,鲁院举办了历史上第一个由56个民族作家组成的多民族作家高研班。56个民族的优秀作家首次相聚鲁院,增进了不同民族作家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团结,是不同民族文化的大交流大融合。

  为了培养学者型作家,培养高素质的文学创作和评论人才,自2017年起,鲁院与北师大再度携手,联合举办研究生班。

  2020年起,鲁院决定延伸工作手臂,实施青年作家“培根工程”。每年遴选若干名创作实力较强、创作业绩突出、发展前景良好的优秀学员,进行重点跟踪培养,更深程度地介入文学现场和作家成长。

  目前,鲁院已形成了以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为中心,兼顾少数民族作家、网络文学作家、行业作家、基层作家,涵盖学历教育、短期培训与国际文学交流,重点突出、覆盖全面、成熟稳定的办学格局和培训模式。

  硕果?桃李芬芳满眼春?

  在近日播出的电视纪录片《文学的故乡》中,作家迟子建手举着一枚陈旧的鲁院校徽,充满感情地说:“在鲁迅文学院的学习,给我打开了另外一个文学天地。我接触到不同的作家,不同的风格,各个老师带来不同的课程,对我的影响确实很大。”像迟子建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在他们的文学成长道路上,鲁院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70年来,鲁院继承延安鲁艺为国为民的文脉精神,坚守“为人民培养作家,培养人民作家;为时代培养作家,培养时代作家”的办学理念,与当代文学同频共振,为中国文坛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中青年作家,在当代文学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从1950年12月到1957年11月,文研(讲)所培养了279名学员,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学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辉煌成绩。马烽、陈登科、徐光耀、玛拉沁夫、邓友梅、唐达成等当时或日后活跃于中国文坛的作家均在那一时期来到文研(讲)所学习。

  从1980年恢复办学至今,数以万计的中青年作家和文学写作者在鲁院得到了文学的滋养和丰润,不少人成为中国文坛的中坚力量,诸如蒋子龙、莫言、叶辛、王安忆、高洪波、乌热尔图、邓刚、赵本夫、朱苏进、乔良、余华、刘震云、迟子建、周大新、毕淑敏、于坚、陆天明、张平、周梅森、何申、范小青、邱华栋、秦文君、叶广芩、王旭烽、谈歌、关仁山、徐坤、马丽华、柳建伟、孙惠芬、红柯、刘亮程、石舒清、次仁罗布、万玛才旦、阿拉提·阿斯木、温亚军、马金莲等等。在中国文学四大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儿童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政府出版奖、中国图书奖等重要奖项获得者中,有很多都在鲁院深造过。

  2012年10月,鲁院与北师大联办1988级“文艺学·文学创作”专业研究生班文学硕士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只是一个看得见的标尺,其实,鲁院对当代文学的贡献是潜移默化的。鲁院是一粒火种,点燃文学的星星之火,终呈燎原之势。无数青年作家、文学爱好者,在这里受到艺术的熏陶,坚定艺术理想,提升文学境界,源源不断地补充进文学创作队伍中。他们将为构建中国当代文学大厦添砖加瓦。

  (作者:徐可,系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文章来源:《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网址: http://www.ddjysjyjxyjzz.cn/zonghexinwen/2020/1016/478.html

上一篇:幼儿园应如何开展幼小衔接?
下一篇:培智学生德育教育实践研究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投稿 |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编辑部|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版面费 |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论文发表 |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