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论语中的君子观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4)

来源: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其实从字面上看,“君子不器”就是君子不要把自己当成或变成器具,不要让工具型人格占据上风,君子应该是思维开阔、情感丰富,能够独立思考的个体

其实从字面上看,“君子不器”就是君子不要把自己当成或变成器具,不要让工具型人格占据上风,君子应该是思维开阔、情感丰富,能够独立思考的个体。当前,中小学实行的分科教学存在着内容割裂,造成了学生对知识缺乏整体感知、内容重复增加学生负担等问题,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只是一味被动地接受教师填鸭式的灌输知识,就会逐渐变成只会重复知识的机器,成为思维僵化、缺乏创新、丧失丰盈灵魂的“书呆子”。根据教育部的建议,学校应打破原有课程体系,促进多学科融合,改变教学现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从学习中感受到快乐,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实现知识与生命的共同成长。

(三)践行君子,树立榜样

孔子是弟子学习的榜样,他始终以身作则,以道德的最高标准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教育弟子们成为君子。孔子根据人在不同发展阶段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时刻保持自律的人生“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想要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必须要在视明、听聪、色温、貌恭、言忠、事敬、疑问、忿难、见义上做到“九思”,从内在思想与外在行为上约束自己。立身处世之时,还要心存敬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正是孔子的言传身教和极高的人格魅力,让弟子与后人皆感受到了孔子的君子风范。

这也给教师提出了启示,除了教育教学,教师也要注重自身的人格魅力,以君子标准要求自己,丰富学养,完善品行,以较高的道德修养和广博知识引领和教化学生。在帮助学生养成健康人格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力和适应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君子观也给家庭教育指明了方向。对孩子来说,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到具备独立生存能力,所面临的第一个教育场所不是学校,而是家庭。从终身学习的理念来看,将家庭称为终身学校并不为过。孩子在认识事物和道德观念形成过程中,父母产生的影响尤为深远。父母作为孩子生活与学习的第一任老师,也应该向君子学习,重视身体力行,培育良好家庭教育氛围,传承中华美德,为孩子提供丰厚的人文涵养。

结语

孔子在《论语》中塑造的君子形象不仅仅是他在政治、学问、道德上的理想化人格,更是其将自己的教育思想悄然渗透,影响极为深远。但孔子并没有将“君子”神化,而是通过微言精义向我们展示出具体、鲜活、富有生命力的君子形象。《论语》的君子观以孝敬长者、友爱兄弟为基础,以坚守仁德、秉持道义为内核,以严于律己、广博学习为方法,以敏事慎言、弘道担当为根本。这些思想内涵对当前的教育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子曰:“我欲仁,斯仁至矣。”成为君子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只要愿意,你我皆可拥有君子般的美德,成为真正的君子。

文章来源:《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网址: http://www.ddjysjyjxyjzz.cn/qikandaodu/2021/0223/596.html

上一篇:坛经不为说破的当代教育意义
下一篇:庄子的无为思想对于当代社会建设的启示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投稿 |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编辑部|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版面费 |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论文发表 |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