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坛经不为说破的当代教育意义

来源: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弘扬创新教育、智慧教育的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文化对当代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古代远离尘嚣闹市之所,禅师古德的说教艺术对当代教育价值有着深刻的启示

在弘扬创新教育、智慧教育的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文化对当代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古代远离尘嚣闹市之所,禅师古德的说教艺术对当代教育价值有着深刻的启示。作为禅宗的宗经宝典,《坛经》在中国佛教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是唯一一部由中国僧人撰述被称为“经”的佛典,其说教文化中蕴涵着高超的教学艺术,核心是“不为说破”,具有鲜明的启发式特征,对反思当代教育价值有着重要启示。

一、《坛经》“不为说破”的教学艺术考证

“不为说破”是禅门说教的基本原则和教学艺术的核心。相传云岩禅师在洞山良价参禅尚未开悟之时,始终坚守禅门说教的基本原则即从未予学人“说破”(直接告知)。(李如密 :《禅宗语录中的教学艺术初探》《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年第3期)据《洞山语录》载,洞山良价禅师教授弟子们坚持“不为说破”,显然并不是他没有能力“说破”,应该是为了留给学僧足够的“自悟自证”的空间。又据《景德传灯录》卷十一载:香严智闲早年学习佛法不得要领,请求师父沩山灵佑禅师“为说”却遭到拒绝,理由是“吾说得是吾之见解,于汝眼目何有益乎?”香严智闲后来廓然醒悟,并赞:“和尚大悲,恩逾父母!当时若为我说却,何有今日事也!”可见,“不为说破”是禅门说教艺术中极为推崇的教学旨趣。

作为禅门经典,《坛经》也蕴含着丰富的“不为说破”的教学艺术。南京师范大学李如密教授在“读禅悟教”系列中认为,《坛经》说教主要有巧譬妙喻、诗化偈颂、反诘导悟、默传意会、机锋问答和随方解缚等教学艺术,对今天的教学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李如密《〈坛经〉中的教学艺术初探》《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年第3期)禅宗语录中禅师们的教学艺术是独特而智慧的,如“啐啄同时”的时机艺术,“瓶中出鹅”的唤醒艺术,“语不如默”的行为艺术,“问指答月”的对话艺术和“跨阃召唤”的点化艺术等,是一笔很有价值的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文化。禅师们的教学超越了世俗功利,创造出许多可贵的教学艺术行为,令人拍案称奇。《坛经》是禅宗六祖慧能毕生弘法的记录,慧能在教学中展示出独特的教学风格,即对修行者个体人格的尊重,主体精神的张扬和教学方式的灵活。(江树英 :《慧能教学风格略论》《文化教育》,2011年第10期)笔者曾经在相关研究中提出,禅宗公案蕴含着丰富的说教语言艺术,如善用比喻,化简为易;思维跳跃,大开大合;言简意赅,针锋相对;默而不语,使其顿悟;不为说破,直指人心。(莫照发 :《禅宗公案中的语言艺术探微——以〈坛经〉为例》《韶关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通过对禅门公案研究发现,禅宗说教在教学艺术上强调学习者的自我体验和自主学习,主张引导学人自识本心和自见本性,坚持“不为说破”的基本教学原则。

二、《坛经》“不为说破”教学艺术的启发式特征

禅门说教“不为说破”的教学语言艺术体现了传统教育文化中的“启发式”特征。笔者认为,在已有的绝大部分关于禅门教学艺术的相关研究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是立足于师生言语对话展开论述的。我们知道,语言分为有声和无声,在禅门有声语言说教中,例如“问指答月”、“现身说法”、“答凡以圣”、“机锋问答”、“诗化偈颂”等,均是依赖语言或者文字为载体完成施教。在这些说教艺术中,禅师们都遵循着禅门对话的基本原则,即不为说破。无论对话以何种方式开始,以何种结果结束,对话过程如何曲折,没有一个禅师是最终直接地、明确地将问题的答案(甚至于所谓的答案都是不确定的)告知给学人,只留下大片的思索空间让学生去品味和体验。即使是无声的“对白”,例如“语不如默”的行为艺术中,亦是透露出“不为说破”的要义——据《坛经》行由品记载:慧能舂米之时,师乃问曰 :“米熟也未?”慧能曰 :“米熟久矣,犹欠筛在。”五祖以舂米为喻,询问慧能是否已经入得法门;慧能以筛米暗示自己思虑已熟,唯待大师点化。熟料此时五祖禅师并不将对话继续下去,而是“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慧能即会祖意,乃是“三鼓入室”开示。这是《坛经》教学艺术中典型的“启发式”教育特征,在《坛经》诸品(章节)中均有所表。

据《坛经》疑问品载,刺史问曰 :“弟子常见僧俗,念阿弥陀佛,愿生西方,请和尚说,得生彼否?愿为破疑!”师言 :“人有两种……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 :‘随其心净即佛土净。’”针对韦刺史对于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疑问,慧能大师反问 :“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方?”(赖永海 :《坛经》尚荣,译.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大师并未直接予以说破生往西方之道,而是通过一连串的譬喻使得对方体悟到“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的道理。六祖强调心中自有净土,心净则佛土净,成佛的唯一方法就是见性,自我见性则西方就在眼前,如若不见则一切努力亦是枉然。

文章来源:《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网址: http://www.ddjysjyjxyjzz.cn/qikandaodu/2021/0223/595.html

上一篇:增强课堂互动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下一篇:论语中的君子观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投稿 |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编辑部|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版面费 |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论文发表 |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