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当代文学之四:作为再

来源: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5-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国当代文学之四:作为再现艺术的戏剧 现代戏剧在中国的发生和发展与民主革命进程密切相关,其美学品格也受到政治要求的规范,注重以现实主义方法反映人民革命的历史与现实,

中国当代文学之四:作为再现艺术的戏剧

现代戏剧在中国的发生和发展与民主革命进程密切相关,其美学品格也受到政治要求的规范,注重以现实主义方法反映人民革命的历史与现实,揭示本质与规律,教育与鼓舞人民齐心协力建设新生活。戏剧是工具,它的主要价值就表现在再现生活、教化民众、统一意志上,戏剧常常不是依循戏剧自身的艺术规律去发展,而是按政治尺度去适应新时代,它要收回探索的锋芒、削平个性的棱角、填平可能使大多数普通观众发生审美障碍的技巧上的、精神内涵上的深沟巨壑,使之成为简明易懂的大众艺术。但是政治在限制和规范戏剧的同时也给了戏剧以强大的外部推力,使它成为公众文化生活和社会政治进程中举足轻重的因素,从而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在30年间,尤其是17年间,戏剧的各种品类、样式以各种姿态不择地而出,数量不小。虽然大部分作品只是昙花一现,但也出现了少数有特点的作品。极少数作品甚至已接近戏剧艺术的颠峰状态,成为使后人难以企及的范本,比如《茶馆》。


1.舞台新风貌

在限制中进行创造性劳动,戏剧家进行了艰苦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就。王炼的《枯木逢春》场景富于生活气息、充满诗情画意;胡可《槐树庄》以人立戏,人物形象个性化;张海默的《洞箫横吹》以一支特别的洞箫为核心结构全篇,构思颇具匠心;杨履方《布谷鸟又叫了》洋溢着生活的激情和欢乐;白刃的《兵临城下》情节曲折,富于传奇色彩;沈西蒙等的《霓虹灯下的哨兵》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技巧的运用也很娴熟;独幕剧《刘莲英》、《赵小兰》、《妇女代表》也都各有特色;郭沫若《蔡文姬》、《武则天》,曹禺的《胆剑篇》、《王昭君》,田汉的《关汉卿》、《文成公主》对历史剧进行了探索;湖北省实验歌剧院的《洪湖赤卫队》则是新歌剧的重要创获,其色彩鲜明、风味醇厚的音乐语言三十年后依然魅力无穷。

2.老舍与《茶馆》

17年话剧,老舍的《茶馆》一枝独秀,从整个20世纪中国戏剧史来看,它也是当之无愧的典范。《茶馆》出自老舍之手,正是题中应有之义。老舍20年代即已在大学任教职,并以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享誉文坛,30年代的《骆驼祥子》已列入世界文学名著之林,此后又写过十几部剧本,在对人情世态的洞悉、艺术语言的锤炼和戏剧特性的把握上,积蕴深厚。

《茶馆》以裕泰茶馆的兴衰为线索,通过清末、民初、抗战胜利后三个历史片断,描写北京的社会风情,从中透露出现代中国历史变迁的轨迹。全剧只有三幕,但写了50年的历史进程。三个场面之间相隔20余年,没有贯穿事件,没有推进情节的动力线,但它却像一幅世态图卷,丰富而完整。这种图卷式或串珠式的结构方式,散点透视式的观照方式深得中国艺术的精髓,对于以欧洲文化为母体的话剧艺术的表现形式是个创造性发展。

《茶馆》在不大的篇幅里写了近80个人物,在有限的时空中处理众多的人物,却能做到主次分明,各司其职。主要人物自壮年到老年,贯穿全剧,次要人物父子相承,并由同一人扮演父子,一般人物则呼之来挥之去,所以作者能从容地将主要人物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如老板王利发,茶客松二爷、常四爷、秦仲义、刘麻子等等。沈处长上场只说了一个字:"好(蒿)!"也已形神俱在。

《茶馆》的台词艺术已臻于炉火纯青的地步,往往三五句话就把一个人写得神气活现。比如第一幕开场,二德子在茶馆里要打人,一直静坐在角落里独饮的马五爷发话了:

马五爷(并未起立)二德子,你威风啊!

二德子 (四下扫视,看到马五爷)喝,马五爷,您在这儿哪?我可眼拙,没看见您!(过去请安)

马五爷 有什么事好好地说,干吗动不动地就讲打?

二德子 嗻!您说得对!我到后头坐去。李三,这儿的茶钱。我候啦!(往后面走去)

常四爷 (凑过来,要对马五爷发牢骚)这位爷,您圣明,您给评评理!

马五爷 (立起来)我还有事,再见!(走出去)

马五爷只说了三句话,但他的个性与气派已显露无遗。

文章来源:《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网址: http://www.ddjysjyjxyjzz.cn/zonghexinwen/2021/0523/871.html

上一篇:深化游戏化教学研究 全面提升保教质量
下一篇:「谢小毛」|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投稿 |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编辑部|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版面费 |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论文发表 |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