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齐辛民」|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

来源: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6-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个人简介】 齐辛民,原名齐新民,1935年生于山东淄博。1963年毕业于山东艺专(今山东艺术学院),现定居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研


【个人简介】


齐辛民,原名齐新民,1935年生于山东淄博。1963年毕业于山东艺专(今山东艺术学院),现定居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研班导师,淄博画院名誉院长、美协名誉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书画家、教育家。


艺术创作从人物、年画、剪纸入手,以写意花鸟画名世,构思巧妙,文人情怀,胆大创新,中西结合,墨色浓重,热烈而奔放,雅致具哲思,多富乡间情趣,并具现代意识。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朝晖》获中国美协主办的首届中国花鸟画展最高奖,《醉秋图》入选全国首届中国画展,并入编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美术全集》;出版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名家*齐辛民》、《中国美术家大系·齐辛民》、中国当代美术家系列研究《艺道天成》、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画中的三笔》、荣宝斋出版社出版发行《荣宝斋画谱.动物.花鸟》两卷及三十余本画册和研究书籍出版发行。其艺术成就在央视"收藏天下"栏目、老故事频道“传承与开拓”栏目、书画频道、歌华有线电视“拾箴美术馆”栏目等全国十多家电视台、和几十家重点学术权威报刊做专题专访介绍;


2017年书画频道《一日一画》大型十五集教学片拍摄录制完成并播出;2020年歌华有线电视美育课堂讲二十课大写意花鸟画、和录制十集艺术人生专题片滚动播出,近年,在京、广、深、浙江、山东等各地举办全国巡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浙江美术馆、山东美术馆、天津博物馆等收藏。


【作品鉴赏】

? ? ? ? ?——齐辛民

花鸟画是灿烂辉煌地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传承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哲学、人文景观、道德品行等优良传统,她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花鸟画更能体现形而上的精神世界,画中的仰扬顿挫、婉转起伏地动感,节奏感传达着人地情感,那流动的线条充满活力,那种张力、气势、神韵、元气淋漓的作品,它彰显着作者品格修养的精神状态,作品的感染力即是作者的人格魅力。花鸟画中的枝干藤蔓、繁花野卉,那种千姿百态、曲折多变的形象,最能发挥笔墨精神和作者的情感,这感花叶的多少与变化可根据构图和情感的需要可随意增减,但人物画的肢体不可能随意增减,因之,花鸟画不受现实形象的制约,一张宣纸任其挥洒,是花鸟画家的自由天地,高尔基言:美是自由的象征。


从明代的徐渭延续到八大、吴昌硕、齐白石、离苦禅、潘天寿、崔子范等,他们的贡献为花鸟画史树立了数座高峰、成为后人崇拜学习的典范。实际证明大师一级的画家多数为大写意花鸟画家,原因何在?如果从形而上的概念论之究竟,花鸟画最有代表性,以笔墨语言诉说画家的心声时花鸟画最有展现空间,其不受物质形体的拘囿,任其作者情绪的发泄,最可体现人文情怀的境界,画品即人品,大写意花鸟画最有写意精神,有情怀、有品行、有高度亦有难度,也最能体现时代风范。齐白石言:世间事,贵痛快。


历经风霜雨露,我的艺术之树已经进入晚秋之季,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不管是丰硕还是干瘪的结果。若不及时采收就会随着严冬的到来而被废掉。时间不等人,若不着重珍惜这段黄金季节,一生的成果即随之冒烟了。

如今,到了我这般年纪,不可能像年轻人怀有远大理想的举动,只能凭借这一生的创作历程所积累的经验,日复一日不停地创作,直到无力执笔为止。

我的从艺之途,自60年前开始,在山东艺专(现在山东艺术学院)五年经授老师培育是关键的一步,艺术的成败与奠定深厚的基础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非常感谢恩师:于希宁、关友生、黑白龙、张茂才、单应桂等诸位老师对我的教导和培养,在校五年几乎什么与艺术有关的科目都学过,除了学习文化课、美术理论课、素描课,还学过剪纸、板画、水彩、水粉、工艺美术、篆刻、书法,中国画的山水、人物、花鸟,诗词等。如此比较全面的艺术基础课程,它有助于广开思路,更全面地认识艺术创作理念,艺术创作不是单项思维,思维空间越广越有创新的依托,创新需要有充分的联想和想象力,这样才可能创作出有艺术高度的作品。

文章来源:《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网址: http://www.ddjysjyjxyjzz.cn/zonghexinwen/2021/0629/932.html

上一篇:把课堂交给孩子,让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连结…
下一篇:山东省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投稿 |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编辑部|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版面费 |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论文发表 |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